陕北是指哪些地方(图解陕西各地风俗差异)

陕北主要由榆林和延安组成,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 陕北古代是中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流碰撞的主要区域之一。

说到陕西,有些人会想到黄土高坡。人们戴着白羊毛巾,在壮丽的黄河边跳来跳去。事实上,这只是陕北的情况,陕西省由三个地区组成:陕北、关中和陕南。

陕西省有十个地级市。根据地理区域,陕北有榆林和延安两个城市。关中有五个城市,即省会西安、咸阳、渭南、宝鸡和铜川。陕南有三个城市,汉中、安康和商洛。

黄土高坡, 它是由榆林和延安组成的陕北外国标签之一。这两个城市基本上都在黄土高原上。这里给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黄土多、沟壑多、风沙多、常年干旱。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人口自然不会增加。

延安市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榆林市面积约4.35万平方公里,二市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陕西省面积约20.56万平方公里。

陕西省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超过3950万。延安常住人口约228万,榆林常住人口约362万。两市人口之和约590万,离陕西省人口不到400万。

我低下头,向沟里走去。追逐岁月的流逝,沙子覆盖着山谷。鹅听到了我的歌,河亲吻了我的脸,山丹丹的花又开又落。这首歌《天堂之旅》描述了黄土高坡,低头是沟。

除了少数石山外,黄土高原大多覆盖着厚厚的黄土。经过黄河和支流的长期强烈侵蚀,地形支离破碎,墙壁高耸,形成千沟,梁、高原、毛、沟。 与和平原相比,这种地形确实植被少,人口自然少。

众所周知,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事实上,关中也被称为天府之国。刘邦统一世界后,张亮建议刘邦听娄敬之的计划,关中说:“关中有左餐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园之利。这就是所谓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关中是陕西省罕见的平原地区。渭水由西而东, 渭水两侧土地肥沃,灌溉条件充足,几乎横穿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北有雄伟的黄土高原,南有巍峨的秦岭,气候温暖,适合农业发展。自西周以来,关中地区一直是中国最成熟的农业区之一。在古代,以农为本,有农业可以吸引大量人口,也需要大量人口。除了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外,农业是西周、秦、西汉、隋唐定都关中的关键因素。

以唐朝为例,长安有数百万户口,这是封建时期罕见的大城市。有人说,当时西安的人口约为80万。即便如此,它也是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近两倍。

关中面积约3.9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2580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65%,而且西安一个城市大约有1290万人口(不包括西安、咸阳共管区)。

这很容易理解。西安是陕西省省会,西北地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无疑是陕西省的中心城市。陕西类似于安徽、四川和贵州。它们都是强大的省会城市,省内人口虹吸效应非常强。

西安不是一个孤独的大城市。周边有咸阳、铜川、渭南等地级市主城区,城市建设相对成熟的县区,可形成强大的规模效应。

陕西省人口数据图可以从2010年到2020年说明问题。陕北榆林人口增长率为8.16%,延安为4.37%。这很好,除了两个城市和西安的七个地级市,人口增长率为负,最高的是铜川,-16.31%。至于西安,人口增长率高达42.76%。铜川是陕西最小的地级市,面积只有3880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到70万。铜川是资源型城市,2009年成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资源枯竭后,人口自然会流失到大城市。虽然人口负增长率并不完全等同于人口流失,但两者之间也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陕南三个城市的人口增长率也为负。陕南以北秦岭,南米仓山、大巴山与四川、重庆相连。秦岭与米仓山、大巴山形成了以汉水为中心的狭长谷。在古代,陕南是蜀国北线各种防御的重要城镇,一直不是农业的重要城镇。此外,群山繁多,交通不便,也影响了人口的增长。

以汉中为例,面积约2.7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21万。安康的情况与商洛的情况相似。交通不便限制了陕南三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此外,北部是虹吸效应明显的省会西安,因此很容易理解这三个城市的负人口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