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有什么区(江西省会城市南昌有9个区县的历史沿革)

为什么江西省的省会城市南昌市区划调整有9个区县?

近年来,南昌市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城市人口进一步增长,南昌市是江西省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

目前南昌共有9个区县。那么,南昌9个区县的区划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我们来谈谈这个问题。

江西省被誉为“文章节义之邦,白鹤鱼米之国”。南昌是江西省的省会,也是江西省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

2021年,南昌市GDP总量达到6600多亿,属于很好的水平。根据南昌市的发展规划,力争2025年GDP总量达到8200多亿。

据2021年统计,南昌市总人口超过640万。总人口明显不如赣州市。

目前,南昌市辖6个区、3个县,共9个县,即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新建区、红谷滩区、南昌县、金贤县、安义县。

至于南昌市9个区县的格局,经历了几个阶段。

众所周知,中国的行省制度出现在元朝,经过几百年的调整和完善,最终形成了大多数省份的基本框架。

南昌曾被称为洪都。元朝统治末期,朱元璋集团和陈友谅集团爆发了著名的洪都保卫战和鄱阳湖战争。

最终,朱元璋集团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为统一整个南方奠定了基础。江西各地的水路运输网络连接东南、岭南各地的东南、岭南非常发达。

截至清朝嘉庆皇帝在位期间,江西省分为南昌府、瑞州府、袁州府、临江府、吉安府、福州府、建昌府、广信府、饶州府、南康府、九江府、南安府、赣州府等13个府。

南昌府作为江西省省会,辖7个县、1个散州。分别是义宁州、南昌县、新建县、丰城县、进贤县、奉新县、靖安县、武宁县。

1912年,清朝灭亡200多年后,中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复杂时期。由于军阀之间的相互攻击,对当地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当时,江西迫切需要进入休养状态。

转眼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随着大规模战争的基本结束,中国进入了战后重建、恢复生产、发展和建设。江西省各地设立了专区、地级市。

鉴于南昌的重要性,南昌被确立为地级市。但南昌只管理主城区,周边县基本隶属于南昌专区等周边专区。

南昌市主城区分为东湖区、胜利区、抚河区、西湖区、郊区五个区域。

至于外围的南昌专区,有南昌县、新建县、金贤县、丰城县、新干县、清江县、高安县、奉新县、靖安县、安义县等10个县。

1952年,南昌专区新干县划入吉安专区管理。

同年,江西省袁州专区被撤销。宜春县、万载县、铜鼓县、宜丰县、上高县、新宇县、分宜县、萍乡县等8个县相继划入南昌专区管理。

此时,南昌专区管辖范围进一步扩大,共下辖17个县。当年很多省份下辖的一些县都存在生僻字的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许多含有罕见文字的县开始更名。例如,江西省新余县更名为新余县,陕西、甘肃等省的一些县也更名。

1958年,在新一轮的区划变更中,江西省南昌专区更名为宜春专区,区划也进行了部分调整。南昌只管理主城区,管辖范围有限。现在已经有很多大型项目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1958年,宜春专区下辖的南昌县、新建县被划入南昌市管理。

同时,宜春特区进贤县被划入福州特区管理。

1960年,鉴于萍乡县资源丰富,为进一步开采地方资源。萍乡县被撤销,成立了萍乡县级市,仍隶属于宜春区管理。同年,晋县重新划入宜春区管理。

1961年,新建县、南昌县再次划入宜春专区管理,基本回归以往的区划格局。

1968年,宜春专区进贤县第二次划入福州专区管理。

20世纪60年代末,全国所有专区调整为地区后,宜春专区调整为宜春地区。

1970年,鉴于萍乡市资源丰富,萍乡县级市被提升为地级市,脱离宜春地区。随后,宜春地区的区划调整为15个县。

为扩大南昌市的管辖范围,1971年,南昌县、新建县第二次被纳入南昌市管理。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经济进入持续快速发展阶段后,为了满足时代建设的需要,各省辖区开始进行区划调整。

1980年,南昌胜利区和抚河区被撤销,成立了湾里区。为了进一步扩大南昌的管辖范围,1983年,宜春安义县和福州进贤县相继被划入南昌管理。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南昌的可持续发展,城市面积进一步扩大,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加。现阶段,南昌的区划结构也在不断调整。

2002年,南昌郊区更名青山湖区。

2015年,南昌市新建县被撤销,新建区成立。

2019年,南昌湾里区被撤销,红谷滩区成立。截至目前,南昌6个区、3个县的区划已完全形成,共9个区、县。

当然,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进入21世纪后,南昌先后建立了赣江新区、高新区、经济开发区等新区。但这些新区属于功能区,情况特殊,一般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