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是江苏省会,怎么被戏称为“徽京”?
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但有一个昵称“徽京”。“徽”是指安徽,意思不言而喻。为什么会这样?
南京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它有许多古老的名字,如金陵、建康、建业、江宁等。它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它有近500年的建都历史。东吴、东晋、南宋、齐、梁、陈先后在南京建都。
南京之所以被戏称为“徽京”,是因为它有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等原因。
[地理位置]
一般省会城市位于省中心,能有效辐射省内各地。然而,南京很特别。作为江苏省会,它位于江苏省西南角。北、西、南被安徽省滁州市、马鞍山市和宣城市包围。
只有东面毗邻扬州、镇江和江苏省常州。如果把南京划给安徽,地图上根本没有违和感,安徽的地图轮廓看起来更饱满。
从南京到最近的地级市镇江的距离远离南京、安徽滁州和马鞍山。苏南的常州、无锡和苏州离南京更远。最远的是省北部的徐州和连云港,距南京300多公里。
距离太远,交流自然不方便。皖中皖南的城市离南京更近,关系更密切,交流更方便。
【历史因素】
虽然“徽京”是一个戏称,但事实上,南京确实是安徽省的省会。南京是明朝的首都,后来迁都北平。南京仍然是副首都。朝廷认为南京是国家的基础,设立了南直隶,管辖安徽和江苏(包括上海)两个省。
清朝进入中原后,由于江南省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朝廷担心无法控制,将其分为1661年的江苏省和安徽省。
安徽省名义上是安庆省会,但安徽省巡抚府位于南京,也就是说,其实省会还在南京,但南京属于江苏;江苏省巡抚府(省会)位于苏州,直到1760年才迁往南京。
安徽的所有事务都应该在南京处理,比如科举考试。安徽省乡镇考试在南京贡院举行。安徽考生所在棚称上江考棚,江苏考生所在棚称下江考棚。
[文化因素]
安徽的政治文化中心长期以来一直位于南京,受南京特别是安徽东部地区的影响很大。虽然南京属于苏南地区,但南京方言与安徽中部和安徽南部的方言属于江淮官方方言,不同于苏锡常的吴语系。
苏北在文化、语言、生活习俗和其他方面更接近山东和河南。语言相似,南京和安徽城市可以无障碍交流,但由于方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与省内城市之间存在相对疏远。
【经济因素】
改革开放后,苏西昌等苏南地区在上海的推动下,经济发展迅速,苏州甚至超过了南京。在这种情况下,南京在苏南地区的影响较小。
苏锡经常与上海发展,与南京关系密切。苏北也是如此。由于距离长,南京的辐射力无法覆盖,苏北与安徽、山东的交流更加密切。
简而言之,在这么多因素的作用下,南京不招募自己的兄弟,有点尴尬,但安徽省附近的城市,如芜湖、马鞍山和南京,“徽京”的说法就是这样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