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距2023年高考还有10天的时间,过了10天,全国各地学子将踏入考场,迈入生命中一次关键考试。
做为新冠肺炎疫情“乙类乙管”新形势下的初次高考考试,2023年高考有什么新动向?全国各地怎样布署高考考试工作中?
彩图:一名考生进入到考场前给家长挥手致意。 中新社记者 汤彦俊 摄
各地报考人数增涨,湖南省、四川等地再创新高
2023年高考全国联考于6月7日逐渐举办,实际科目的考试分配为:6月7日9:00至11:30语文学科;15:00至17:00数学课。6月8日9:00至11:30文综/理综;15:00至17:00外国语,有外语听力测试项目应安排到外国语笔试考试逐渐时进行。
各省市(区、市)测试科目名称和全国统考科目名字同样的一定要和全国联考日程安排一致。省级统考和院校的招生时长,分别以各省级招委会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明确并公布。
前不久,各地早已发布准考证及其准确的考试报名时间。
最近,局部地区还公布了在今年的高考填报志愿状况。能够留意到,各地报考人数提升,一些地方还创历史新高。比如,2023年,湖南高考报名人数一共有68.4数万人,比上年同期提升2.9数万人,报考人数创下历史新高。另据报道,在今年的,四川省高考报考人数超80万,创下历史新高。
除此之外,在今年的云南高考报名人数达39.93数万人,较去年的38.83数万人有所上升。在其中,普高生35.57数万人,“三校生”4.36数万人;参与艺术类专科测试的是3.25人次,参与体育类专业测试的是1.88数万人。
在今年的甘肃高考报名人数总共247848人,比去年增加4600人。在其中,参加夏季高考考场编辑考生196678人。
5月22日,安徽省淮南市凤台一中高三学生在晚修在课堂上认真备考,备战中考。陈彬 摄
预防手机上舞弊,各地初次配备智能安检门
在今年的,全国各地也将预防手机上舞弊作为重中之重,各地考场初次配备应用智能安检门。
如云南表露,在今年的全部考场均是规范化考场,全部考点初次配备应用智能安检门,全部考生经智能安检门检验未见异常后方可进入考点。与此同时,考生进入到考场前还需要通过人工安全检查,坚决把手机上拦在考点以外,各考点都实现了5G手机信号屏蔽全面覆盖。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致我省2023年夏季高考考生的倡议书》中也表示,高考进场增加了金属探测门阶段,考生需接纳考点、考场双安全检查。禁止考生携带手机、智能手环、手机耳机等电子产品进到考点考场。
河南省教育考试院《致2023年高考考生的一封信》之中详细介绍,各省进行手机上舞弊专项整治,配备智能安检门,手机上带不进、遮不住、要不了,推行“智能安检”,“无音进场”,统一配备文具用品,大数据筛查核查有疑问考生,任意编辑考场,跨县监考员,短视频监考员,跨地区在网上监考,考试结束后复诊核对报名和进场相片,智能化筛选考场短视频,进行录取向学校给予考生考卷视觉图像和进场照片等,多措并施,全方位预防考试舞弊,严厉打击涉考违法犯罪。
湖南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还规定,5月底前进行考点智能安检门基本建设全面覆盖,果断把手机等高科技舞弊器械拦在考点以外。
彩图:考生在考点相关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按防疫要求进行相应的检查。中新社记者 汤彦俊 摄
各地确立考生出行政策
在疫情防控政策层面,各地有或多或少调节。如福建规定,严格按照“乙类乙管”常态化疫情防控规定,坚持不懈科学精准卫生防疫,提升考生与学生家长卫生防疫具体指导。
山东发布的《致我省2023年夏季高考考生的一封信》中明确要求,考生要做好健康检测。于临考3天起独立进行健康检测,有发热等可疑症状的,应该马上开展核苷酸或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的,主动找考点所在城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上报,按照相关要求在考点预留考场报考。
测试当天或考试时发生可疑症状的,现场抗原检测,检验为阳性的考生会安排在预留考场报考。预留考场考生须全过程规范佩戴口罩。
信里还强调,请考生临考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做好安全防护,维持规律饮食和作息时间,保证以最佳的状态迎来测试。
江西省公布的《致我省2023年夏季高考考生的倡议书》还要求,临考应做好自身健康检测和安全防护,尽量避免多余聚集活动,降低新冠疫情感染率。
黑龙江省公布的《致我省2023年夏季高考考生的一封信》中就提及,尽管新冠疫情防控实施“乙类乙管”,但我们还需要做好安全防护,临考减少聚集和流动、没去公共场所,做好自己的身体健康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