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3月12日,全国各地都是会举办声势浩大的植树节活动。那样,可不可以把植树节定在每年3月12日呢?
原先,植树节还跟一位名人相关,他便是最棒的爱国主义者和了不起的爱国英雄,三民主义的代表者——孙中山老先生。
孙中山老先生生于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现中山)翠亨村一户农村家庭。
在十二岁时,追随妈妈赴檀香山投靠其兄孙眉,在此期间他亲眼目睹孙眉在茂宜岛(夏威夷群岛第二大岛)开垦、运营牧场的不容易和艰苦。
因而,孙中山老先生自小便对植树造林怀着深厚感情。在亲身拟定最著名的政冶参考文献《上李鸿章书》里,还提出:中国欲强“急兴农学专业,注重树艺”口号。
孙中山老先生不仅仅是中国首次提出植树造林的传播者,同时也是知行合一的行动者,为激励植树造林事必躬亲。
幸亥革命之后,孙中山老先生又给出了在中国北边和中间规模性植树造林计划。
在他提倡下,1914年11月在我国出台了近现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当年的北洋军阀又要求将每一年“清明节”列入植树节。
1979年2月,在我国第五届人大常委第六次大会已通过将3月12日列入植树节的决议。
此项决定的施行,不仅仅在于鼓励全国人民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速绿化祖国和各类林业建设的脚步,也是对1925年3月12日离世的孙中山先生悼念。
讲完植树节的来历,大家再说一下植树节标志设计理念。
中国植树节标志由墨绿色的五棵树和黑色的“中国植树节”五个中国汉字,及其“3.12”阿拉伯数构成。
这种设计简单明了,寓意深长。
最先,绿色的树形表明全民动手义务植树3至5棵。
次之,五棵树代表秀木成林,由点到面,让我们国家的园林绿化山林变成行为主体,建立稳步发展的生态资源管理体系。
最终,中国汉字“中国植树节〞和阿拉伯数“3.12〞,表明大家下决心改造自然决心,坚持不懈植树造林,改善生活。
3.12,我们一起去植树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