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典故中,慧能和神秀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尤其是“菩提没有树”这句话。换句话说,菩提树不存在。今天的物种日历已经发布(错误)。
说实话。现实中确实有菩提树,叫菩提树。(Ficus religiosa)植物。但是惠能为什么说“菩提没有树”呢?这是因为佛经中的“菩提树”并不是特别指某种树,只要它在佛陀的启蒙时刻提供了凉爽,它就是菩提树。
梵语是“菩提”一词 bodhi 音译意味着意识。不知何故,佛经中描述的佛陀在意识到自己成为道教时,总是坐在树下。这些树被称为“菩提树”,梵语是 Bodhi vriksha。
真菩提树。图片:Pbdragonwang / wikimedia
“正品”菩提有克隆作用
佛陀释迦牟尼的那棵树在佛经里写着“毕钵罗树”;从现代植物学的角度来看,它是桑科菩提树,菩提树的种加词 religiosa 意思是“信仰”。
这棵树位于今天印度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据说在公元五世纪被排斥佛教的统治者砍伐。
但幸运的是,菩提树很容易扦插存活,所以当时很多地方都有它的克隆后代。没过多久,人们就把其中一株移植到了原址,现在还在寺庙里,受到了信徒的尊敬。
摩诃菩提寺菩提树。图片:Neil Satyam / wikimedia
图片:Deepanshu1707 / wikimedia
像许多其他榕树一样,菩提树很容易通过鸟粪传播,在屋顶瓦缝中发芽。
这棵“正宗”菩提树在中国也有克隆体。例如,502年,天竺僧人带来了一株智药三藏,种植在广州光孝寺,至今仍存在。据说六祖慧能是在这棵树下剃光的。
1954年,当印度总理尼赫鲁访问中国时,他还在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的温室里带了一棵树作为礼物;几年前,温室老漏风,菩提树长得不好,重新装修后恢复了活力。
这棵菩提树在温室里很容易辨认,它的叶子顶部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细长尾尖,这是雨林植物常见的形态特征。
菩提树原产于南亚和东南亚雨水丰富的地区。一天下三场雨并不新鲜。如果雨水长期积聚在叶子上,很容易滋生真菌、细菌等病原体,细长的叶尖可以引导雨水迅速排出,减少积水引起的疾病。
菩提树的叶子有细长的尾尖。图片:Eric Guinther / wikimedia
“五线菩提”不是真菩提
菩提树叶形美观,在佛教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引进。然而,菩提树作为一种热带植物,非常害怕寒冷。它不能在中国北方过冬。在古代,没有巨大的玻璃温室。我该怎么办?
僧侣们想出了妥协的办法。六祖慧不能说“菩提没有树”,也就是说,用其他树代替也没问题。
因此,各地的寺庙都发现了许多当地的植物,树冠宽,叶子顶部有尖,作为菩提树种植。具体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朴树、杏树、丁香、菩提树和无病儿童。在这些替代品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菩提树。
北京故宫有一座英华殿,是清朝拜佛的地方,其中有两棵“九莲菩提树”,起源于明朝万历皇帝的生母,清朝乾隆皇帝写诗;它的种子被称为“五线菩提”,受到文学爱好者的追捧,价格昂贵。
“五线菩提”。图片:图虫创意
事实上,真正的菩提树是桑科榕树,果实是肉质聚花果,如无花果,几天后腐烂,不能串;北京冬天很冷,菩提树活不下去。故宫的两棵“菩提树”实际上是菩提树。
然而,菩提树有很多种,可以作为菩提树种植。故宫的这两棵树是什么?
有文献说是蒙椴 Tilia mongolica。我曾经在一篇关于菩提子的老文章中使用过这种说法,因为从照片上看,它的树干从基部分为几个,这确实符合蒙菩提的特点。
但当时我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蒙菩提的果实比较小,长度只有6到8毫米。去皮后,可能小于“五线菩提”。
蒙椴。图片:图片:Ptelea & Henrik Buschmann / wikimedia
多年后,我遇到了一位在紫禁城工作的老先生。他告诉我,英华殿的两棵树不是蒙椴,而是原产于欧洲的大叶椴蒂莉 platyphyllos。这样,问题就解决了。大叶椴果实大,长10-12mm,去皮后尺寸正好。
大叶椴的花、叶、果。图片:Warburg & Roberto Tonetti / wikimedia
真假“菩提”文化中的真假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两广总督杨廷章向乾隆皇帝用菩提叶脉书写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进贡,以及许多未加工的菩提叶脉,并表明叶子来自光孝寺的真菩提树。
菩提叶和菩提叶的外观明显不同,但乾隆皇帝并没有对此表示怀疑。他也很高兴用叶脉做叶纸,并亲自抄写了心经。可以看出,他的佛经可能学得很好,并没有与菩提树的类型纠缠在一起。
菩提叶脉标本,也被称为“菩提纱”。图片:沙漠豪猪
由于中国经常把菩提树作为菩提树栽培,早期的翻译家也把外语中的菩提树翻译成菩提树。
德国柏林有一条著名的菩提树下街道(Unter den Linden),舒伯特也有一首叫菩提树的曲子(Der Lindenbaum)。这里的 Linden 和 Lindenbaum 指的是椴树,而非桑科的真菩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