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求偶靠鸣叫,雄蛙鸣叫的音节越多,鸣叫越复杂,越受雌蛙青睐。但在实际择偶过程中,除声音外,其它类型的感官信号也会影响雌蛙的选择。最近,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以锯腿原指树蛙为对象,通过三种行为实验探索雄蛙气味线索如何影响雌蛙行为决策,研究发现雄蛙强烈干扰释放刺鼻气味是一种警告线索,其外观可以让雌蛙在一定程度上放弃多音节声音的坚持。Behavioralal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 Ecology and Sociobiology上。
研究人员使用未受干扰的雄蛙和干扰的雄蛙作为气味线索的提供者。第一个实验测试了单独的气味线索是否会引起雌蛙的行为响应;第二个实验进一步测试了雌蛙的行为决策是否受到不同声音环境中气味线索的影响;最后一个实验的目的是测试干扰雄蛙的气味是否能改变雌蛙对声音信号的选择。
结果表明,雄蛙的干扰气味可以显著导致雌蛙的回避,表明气味线索可以发挥警告作用;当声音吸引力较低时,雌蛙仍然避免干扰气味,当声音吸引力较高时,雌蛙的行为决策不受干扰气味的影响,表明气味线索对雌蛙行为决策的影响有限;当4音节声音侧有干扰气味时,雌蛙倾向于选择低吸引力的2音节声音,表明干扰气味可以改变雌蛙对声音信号的选择;无论声音信号是否存在,不干扰雄蛙的气味都不会影响雌蛙的行为决策。
该研究反映了雌蛙在择偶过程中使用多感官信号的重要性,揭示了气味线索在蛙类个体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了科学家对无尾两栖化学通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