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原产地是哪里(红薯什么时间引进中国)

红薯什么时候引进中国?

红薯这种作物,地方不同,名字也不同,有的叫甘薯,有的叫红薯,有的叫红薯。

中国南北都可以种植,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吃过,可以生吃,可以熟吃,可以烤,可以做粥做蛋糕,可以磨浆做粉丝,花样繁多。

红薯在中国广泛种植。全球红薯产量的80%来自中国,但红薯不是原产于中国。红薯起源于墨西哥和哥伦比亚,位于美国中部。自16世纪以来,这些地方已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人将红薯引入了他们在亚洲的殖民地吕宋,即今天的菲律宾。

吕宋离中国南方很近。当时中国在明朝,很多商人去吕宋做生意。其中一位名叫陈振龙的福建长乐商人在吕宋工作多年,看到了一种当地的块茎作物叫“甘薯”。

它的块根“大如拳,皮色朱红,心脆多汁,生熟可食,产量高,耐瘠薄”,有“六益八利,功同五谷”。想到家乡福建多山少田,土地贫瘠,经常饥荒,村民吃不饱,决心把作物引入家乡。

当时,也就是1593年,在中国明朝的万历年间,吕宋被西班牙殖民统治。西班牙人认为甘薯是一种奇怪的商品,禁止出口。不顾禁令,陈振龙经过精心策划,将甘薯藤绞入吸水绳中,避免海关检查,将甘薯藤带回福州。这一经历在明朝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农业政治全书》中得到了讨论。

1593年,陈振龙将甘薯带回福州,即在家附近的拐角处试种。当时,福建旱灾严重,粮食欠收。陈振龙的儿子陈经伦在福建巡抚金学的一本书中写道,吕宋甘薯可以救灾。

金学曾经允许试种,收获后验收。没想到当年试种成功。巡抚大人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下令第二年广泛种植,以解决民间缺粮的问题。福建人称之为红薯,因为红薯来自海外番邦。

后来,为了解决饥荒问题,住在上海老家的徐光启将红薯从福建引入上海,多次亲自试种,成功传播到江苏。根据试种经验,徐光启还写了《红薯疏》,详细描述了红薯的种植、储存和加工方法,以及红薯幼苗越冬、剪茎分种、扦插、窖藏干藏等技术。

据史料记载,康熙初年,陈振龙的后代陈川桂、陈世元等人将红薯引入浙江、河南、河北、山东等地。

由于红薯易于种植,对土壤水分的要求较低,即使是贫瘠的土地也可以种植,产量大,可以有效解决饥荒问题,受到政府的青睐,全国积极推广,到乾隆年间,红薯已广泛种植在全国各地。

甘薯种植广泛,产量大,已成为仅次于大米、小麦和玉米的中国第四大粮食作物,为清朝以来人口的快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即使在今天,甘薯也可以作为食品加工、淀粉和酒精制造业的重要原料,茎和叶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或直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