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是哪个省属于哪个市(江苏省的宜兴县级市宜兴归属)

为什么江苏省宜兴市、苏州和常州之间反复划分?

今日,我们来谈谈江苏省宜兴县级市。宜兴市隶属于无锡地级市管理,地理位置重要,经济发达,综合实力强。

但是,几十年历史苏州、常州、镇江、无锡等四个城市围绕宜兴市的归属,反复争夺。

第一,我们来谈谈江苏省的具体情况。

根据2020年七普统计,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大省、粮食大省、人口大省,江苏省总人口达到8400多万。

这样的人口基数在全国各省都很高。我国各省只有5个省人口超过8000万。2021年,江苏省GDP总量排名全国第二,达到11.6万亿,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水平。

就GDP总量而言,江苏省甚至超过了世界上一些中等发达国家。就人均经济而言,江苏省也非常强大。目前,江苏省辖13个地级市,俗称“十三太保”

南京、苏州、无锡、南通、常州、镇江、扬州、台州、盐城、淮安、徐州、宿迁、连云港。其中,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

从地区上看,江苏省由苏北、苏南、苏中等地组成。苏南地区属于标准的江南文化,在饮食、口音、习俗、建筑风格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如甜味、昆曲、花园等。

苏北地区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等地,在许多方面更接近北方。例如,徐州的饮食和口音非常接近中原和齐鲁。

作者的一个朋友是徐州姑娘,很会吃辣。说方言的时候,很接近山东鲁南口音。

至于苏中地区,是江淮文化的标准。江淮文化在各个方面都是自己的。从区划上看,宜兴县级市隶属于无锡地级市,属于无锡市辖下的两个县级市之一。

宜兴综合实力雄厚,位于江苏、安徽、浙江的交界处,守住咽喉。就工业实力而言,宜兴工业实力雄厚。

2021年,宜兴市总人口达到128万。2021年,宜兴市GDP达到2080多亿,甚至超过了许多内陆地区的地级市。目前,宜兴县级市有5条街道和13个镇。

在漫长的历史中,苏州、无锡、镇江、常州四大城市围绕宜兴的归属,反复争夺和划分。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众所周知,我国行省制度起源于元朝,经过元明清三朝几百年的调整和完善,逐渐形成了内陆各省的基本框架格局。

在江苏省,形成了8个府、3个直隶州、1个直隶厅的区划格局。分别是:

江宁府、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淮安府、扬州府、徐州府、太仓州、海州、通州、海门厅。当时宜兴县隶属于常州府管理。

常州府被称为“中吴要辅,八邑名都”,共辖武进县、阳湖县、无锡县、金匮县、宜兴县、荆溪县、江阴县、靖江县八个县。

1912年,清朝灭亡200多年后,中国进入了军阀混战时期。江苏省经济发达,地理位置重要。各地军阀相互攻击,对江苏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转眼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大规模战争的基本结束,中国进入了战后重建、经济发展和休养阶段。

由于实际管理的需要,江苏省临时分为苏北行署区和苏南行署区。行署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区划,以各省为标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除两个行署区外,中国还设立了旅游大学行署区、陕北行署区、川南行署区、皖南行署区等一系列行署区。

现阶段宜兴县隶属于常州专区管理。当时常州专区下辖1个县级市、6个县,即常州县级市、武进县、江阴县、金坛县、溧阳县、宜兴县、无锡县。

过于复杂的划分不利于经济建设。各方面工作铺开后,1952年,苏北、苏南行政区被撤销,重新合并为江苏省。1953年,常州专区在江苏省各专区合并调整中被撤销。

随后,宜兴县被划入苏州专区管理。然而,这段时间并不长。

1956年2月,苏州专区管理了3年的宜兴县,划入镇江专区管理。这种区划格局暂时稳定下来。

60年代末,全国所有专区更名为地区后,镇江专区更名为镇江地区。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为满足发展需要,各省辖区相继进行了区划调整。

江苏省属于东南沿海省份,反应速度非常快。1983年,江苏省成立了一系列地级市。镇江地区被撤销,镇江地级市成立。原镇江地区所辖县分为镇江市、常州市和无锡市。

其中,宜兴县被划入无锡地级市管理,是无锡的得力助手。随着无锡的快速发展,宜兴县迅速崛起。1988年,宜兴县被撤销,宜兴县成立。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宜兴一直隶属于常州、苏州、镇江、无锡等四个城市。围绕宜兴的所有权,四个地级市进行了反复的竞争和划分。最后,它属于无锡。

进入21世纪后,宜兴承接了大量的工业项目,并积极发展旅游产业。特别是依托南邻太湖的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