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谁?

1、【答案】:A 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A项正确,双因素理论亦称“激励—保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1959年提出。他把企业中有关因素分为两种,即满意因素和不满意因素。

2、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是行为科学的一种理论,原叫激励因素、摄生因素理论,简称双因素理论。50年代后期,赫茨伯格对人的“工作动机”进行了150次以上的调查。

3、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双因素理论是把企业中有关因素分为激励因素(满意因素)和保健因素(不满意因素)。具备激励因素可以令员工满意,不具备这些因素也不会导致员工不满。

4、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1923年-2000 ),美国心理学家、管理理论家、行为科学家,双因素理论的创始人。

5、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1959年提出来的,全名叫“激励、保健因素理论”。

简述激励的双因素理论

) 激励因素是以人对工作本身的要求为核心的,只有激励因素的满足,才能激 发起人的积极性。

激励因素:包括工作本身、认可、成就和责任,这些因素涉及对工作的积极感情,又和工作本身的内容有关。这些积极感情和个人过去的成就,被人认可以及担负过的责任有关,它们的基础在于工作环境中持久的而不是短暂的成就。

激励因素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有关,包括成就、赞赏、工作本身的意义及挑战性、责任感、晋升、发展等。这些因素如果得到满足,可以使人产生很大的激励,若得不到满足,也不会像保健因素那样产生不满情绪。

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把企业中有关因素分为两种,即满意因素和不满意因素。满意因素是指可以使人得到满足和激励的因素。不满意因素是指容易产生意见和消极行为的因素,即保健因素。

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保健因素保健因素是指造成员工不满的因素。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

1、有些西方行为科学家对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的正确性表示怀疑。有人做了许多试验,也未能证实这个理论。

2、赫兹伯格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满足比较低级的需求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而满足比较高级的需求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20世纪50年代,赫兹伯格通过对多名工程师的调查,提出了他的动机理论,又称“双因素理论”。

3、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激励因素包括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能得到社会承认、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负有重大责任、在职业上能得到发展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