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名为“凡尔赛文学”的梗火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上进行了热门搜索,成为全国网民的“快乐源泉”。甚至在江苏公务员考试中也出现了“凡尔赛”选择题。也许你以前从未听说过“凡尔赛”,但你必须无意识地接受“凡尔赛”信息的影响。如果你说不,请打开你的朋友圈!!!
“凡尔赛”到底是什么?我特意去百度了。
一句话总结就是
不经意间炫耀自己的优越感!!!
“凡尔赛”文学起源:
问:凡尔赛在哪里?
答:法国巴黎郊区的卫星城。
问:凡尔赛与“凡尔赛文学”有关吗?
答:这真的很重要。17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巴黎郊区凡尔赛建造了一座豪华宫殿,以避免当地贵族的叛乱,邀请全国各地的主要贵族住在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外观宏伟,内饰华丽。500多个大厅装饰着精美的雕刻、巨大的油画和厚重的挂毯,因此被称为世界五大宫殿之一。生活在其中的法国贵族自然过着醉酒、奢侈的生活。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凡尔赛宫虽然豪华,但并不宜居。500多个房间没有厕所或厕所设备。所有贵族都必须起床出宫洗漱排泄。王太子甚至不得不在卧室的壁炉里起床。从某种意义上说,凡尔赛宫也是华而不实的代名词。
从中,“凡尔赛学”就来了。
如何创作“凡尔赛文学”的相关评论:
@小奶球总结了“凡尔赛学”的三个基本操作和两个高级操作。三个基本操作是:
先抑后扬,似贬实褒
灵活运用自问自答
熟练借用别人的评价
通过这三个基本操作,普通屌丝可以创作最基本的“凡尔赛言论”。
两个进阶操作就是用定位巧妙地暗示自己的高贵场合,丰富的生活,用捂脸、哭笑不得等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无奈、无意或委屈。
就实践而言,豆瓣“凡尔赛学习小组”的教材和经典区就有这样一个例子:
改造后的文字,似乎是抱怨自己粗心大意的性格,实际上却达到了多层次的炫耀:
1.展现自己的优雅和少数民族,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的书,不是代表作,而是早期作品;
2.显示自己消费水平高,2000多块钱只是一顿饭的小钱;
“凡尔赛”的主要位置集中在社交网络上,“凡尔赛文学”最大的特点在于文字的表达不经意间暴露了财富,拐弯抹角地炫耀,润物细无声地展现了高端高档的生活氛围,背后有一个隐约的主题:“哦,人家不想这样,但是我这么有钱/帅/美/厉害怎么办?”熟练掌握“凡尔赛文学”的“朋友圈贵族”也被戏称为“凡学家”。请注意,你的朋友圈里有多少“凡学家”~
朋友圈是为“凡尔赛文学”量身定制的舞台
应用“凡尔赛文学”:
应用“凡尔赛文学”:
最后的最后
凡尔赛选择题你的答案是______
2020年江苏公务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