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杨万里诗人简介 :一首诗看破人生,被称作一代诗宗

泉水无音惜溪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已有蜻蜓立上头。

宋 杨万里 《小池》

4月已尽,盛夏到来,读一首杨万里的《小池》,感受一下潺潺溪水流,树荫照水柔的富有诗意,沉积的疲倦一扫而空。

杨万里,一代诗宗,“中兴公司四大作家”,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家”,一生写诗两万五千余首,勤奋好学又很好学,曾拜多名专家学者为诗。

初期学“江西省派”设计风格,不太满意,一怒之下把1000多部诗焚为余烬。自此别转他路,自成一体,有一定的大德。

他在《跋徐恭仲省干近诗三首》中写:

传派传宗我替羞,文学家分别一风流韵事。黄陈篱下休安脚,陶谢出发前更左右。

杨万里前些年,曾承教于高守道、王庭珪、刘安世、刘廷直、刘才邵、刘珙、高德顺、张栻、胡铨等宋代名人,敏而好学,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因此这一首表达的情感是:文学家应自编设计风格,传派传宗是一种羞耻感,千万不要在黄山谷、陈师道的座下踌躇不前,看一下五柳先生和谢灵运。

这是一个读书人的骄狂。

值得一提的是,说起学古诗,杨万里还写到:

船中苦活只诗编,读过唐诗宋词读半山。

并不是老夫朝不饮,半山古诗绝句官至餐。

船中的工作全是诗编,看完唐朝诗在校苏轼,并不是老夫早晨不吃饭,是老夫把王安石的古诗绝句当做了早饭。

不难看出,杨万里初期对苏轼甚是钦佩,也足可证杨万里是一个古诗词狂魔,和张籍吞杜甫诗灰有得一拼。

可就是这样一个“文化艺术”狂魔,偏要又柔情蜜意,在现有的杨万里诗文里,多数都是咏颂江上山月的抒景之作,其中就有传统,例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终究西湖六月中,风景不和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也是杨万里送别友人林子方佳作,那时林子方被调职皇帝身边,赴福州市就职,林子方甚为开心,自高自大官运升职。杨万里依依不舍,也害怕事儿看起来并不是这么简单,因此劝诫林子方不必就职。

可即使是“送别诗”,杨万里依然将它写的这么漂亮。

在《初秋行圃》中,杨万里写:

落日绝情最多情,遍催万树暮蝉鸣声。

听说的迟尺无寻处,寻得边上但不声。

为什么说落日绝情,看正在慢慢督促千树万树里的蝉,在黄昏时分齐放,响声虽近在眼前,可一接近他们,便没有了响声。或许,它们只是在歌唱给落日听。

值得一提的是,杨万里还有一些诗,具有爱国主义情怀,这和他的人生轨迹相关。

杨万里出生于1127年10月29日,那一年出现了很多事,关键在于靖康之变,金人巨资南侵,劫走徽钦二帝。同一年5月,康王赵构称帝,宋朝宣布亡国。

因为历尽战争,因此从小的时候起,杨万里就埋下报国之心,尤其是他妈妈在8岁病逝后,杨万里便跟着父亲四处流浪,遇见了许多居无定所的百姓。

他在《初入淮河四绝句》中写到:

海峡两岸舟船各背离,波痕商谈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源于在飞。

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外派特使来宋代贺岁片,杨万里领命送金使北返路上,注视着早已破损的锦绣河山,禁不住心里悲沧,写下这首古诗。

杨万里和陆游一样,全是“主战派”,看见北方地区丧失的大好河山,一心想占领中原地区,但是朝中昏庸无能,屡次谈和。杨万里也由此观点,一度遭受挤兑。

乾道六年,杨万里在奉新做县官,见牢里关满付不起租税的百姓,导致衙署府库苦闷,便一声令下释放出全部“犯人”,没多久老百姓陆续全自动前去缴税,出不来一月,欠税款所有缴清。

在江东区装运副使任职期满时,杨万里的月俸尚有余钱万缉,他分文未取,所有置之官库。晚年时期杨万里功成身退南溪区以上,建造一茅草房,只能遮风避雨。

由此可见杨万里不喜欢名与利,只想要为国尽忠,为一方百姓谋福。

晚年时期退守后,杨万里写下《月子弯弯照九州》:

坐月子弯弯的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愁煞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处且休休。

圆圆的月亮点亮世间,也是有多少家快乐,多少家愁呢?甜美的忧愁与月亮圆缺又有什么关系呢,有些事情该包容的就包容些吧,豁达大度才能让你更开心一点。

杨万里这一生,做官多次波动,引荐了王夫之,心忧天下,敢于直言,可谓正气凛然。但又不失文人墨客的高雅,妙笔生花,经常可以看到读书人的似水柔情。

可钦可亲可敬。